丰县博物馆事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

作者:null发布日期:2021-07-27

丰县博物馆事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

 

丰县博物馆是徐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是丰县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的重要窗口,也是市民及游客了解丰县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《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“十四五”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》《江苏省“十四五”文物事业发展规划》,编制本规划。本规划主要阐明“十四五”期间丰县博物馆事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,是未来五年本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。

一、指导思想

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围绕举旗帜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的使命任务,贯彻“保护为主、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加强管理”的文物工作方针,以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为主线,以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驱动力,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统筹规划,突出重点,规范管理,在文物博物馆事业改革创新上争当表率,在文物博物馆事业融合利用上争做示范,在文物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,助力“强富美高”新徐州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。

二、发展目标

建成管理模式标准、社会服务优良、陈列展示精美、文物收藏丰富、文化产业兴旺、人才建设合理、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地方博物馆。创建国家三级博物馆。

三、重点任务

(一)深化免费开放

健全免费开放的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。培育观众良好的参观习惯。加强与宣传、教育等相关部门合作,推广实施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企业行动计划,使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更多民众。完善陈列展览项目的交流机制,形成和发布原创性陈列展览精品项目。重视陈列展览的知识性、趣味性、观赏性、互动性和可参与性。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内容、形式和手段,增强数字化技术服务,拓展博物馆的教育功能、传播功能和文化休闲功能,提升博物馆的发展质量。深化馆际文化交流,加强与国内博物馆的战略合作。着力引进和推出一批高水平、有影响的文化交流展览,努力拓展丰县城市历史的文化影响力,实现地域文化交流的良性互动。

细化目标:实施新馆装修建设工程。实施新馆陈列布展项目。

(二)加强藏品保护和科学研究

拓展藏品渠道,丰富藏品的数量和种类。加强汉代文物与反映地方人文历史特色文物的征集,丰富藏品体系。建立完善的藏品数据库。完成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建设,重视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的应用。与拥有“国家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”的单位进行合作,与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横向合作关系,更好地发挥丰县地区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职责,加强藏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能力。

细化目标:对馆藏纸质文物进行修复、对发掘出土的清代沉船残骸进行修复与保护性重建。

(三)创新管理机制

以《博物馆管理办法》为依据,按照国家三级博物馆运行标准,逐步构建公益目标明确、投入机制完善、监管制度健全、管理运行高效的现代博物馆制度。健全馆际交流、陈列展览项目交流合作等工作制度。提高展陈水平和服务质量。建立藏品利用激励机制,大幅提高馆藏品利用效率。壮大博物馆之友和博物馆志愿者队伍。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业务管理,使丰县博物馆向具有文化标志强、行业代表性突出、文物资源密集、服务功能完善、业务管理规范并有社会影响力的奋斗目标迈进。

细化目标:完善各项管理制度。成立博物馆理事会、监事会等决策和监督组织。

(四)发展相关文化产业

着眼社会公众需求,发挥文物资源、场馆设施、专业人员和文化品牌优势,联合社会资源,依托馆藏特色文物和陈列展览,积极培育博物馆文化产品研发项目,创新文化产品。打造具有区域特色,在省内有影响力的创意品牌。

细化目标:把春诵夏弦 书声琅琅——百年老课本展培育成精品展览。

(五)加强人才队伍建设

坚持以人为本,实施多层次、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战略,培养熟悉文化遗产工作、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。逐步形成年龄梯次合理、专业分布均衡、整体素质优良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、服务于人民大众的高效、务实的工作团队。

细化目标:引进文物修复、考古研究、文博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3名。

(六)重视博物馆信息化建设

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,提高信息化水平。建设丰县博物馆文物资源基础数据库。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。加强文物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和传播普及工作。

细化目标:实施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;建设数字展厅;实施智慧导览项目。

四、保障措施

(一)组织保障

健全完善权责明确、统筹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。完善法人治理机构。运用博物馆理事会组织,完善博物馆的公共决策与监督机制。发挥监事会监督职能,确保博物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各项重大决策顺利落实。

(二)人才保障

深化博物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,健全以业绩为依据、以能力为导向的博物馆人才评价、选拔和激励机制,营造人才辈出、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。积极引进文物修复、考古研究、陈展设计、文博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,参与文物保护科技项目、科研项目和重要陈展工程。

(三)经费保障

积极争取国家、省、市财政支持,寻求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。争取地方财政对博物馆事业更多的支持。加强文保资金使用监管,提高现有文保资金到达率和利用率。加强与社会团体、企业的合作,多方筹措资金,拓展投入渠道。推动文创产品的开发经营,增强自身发展能力。